英國路透社週四(9月25日)發佈獨家報導稱,四位瞭解討論情況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七國集團(G7)成員國和歐盟正在考慮設定價格下限以促進稀土生產,並對部分中國出口產品徵稅以刺激稀土投資。
(截圖來源:路透社)
稀土是一種難以提取的金屬元素,對於手機、汽車和高科技武器等產品的製造至關重要。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今年4月,為報復美國徵收的關稅,中國對稀土材料及相關磁鐵實施出口管制,當時令買家大吃一驚。
在歐洲汽車製造商面臨停工停產後,中國於5月同意為歐洲企業快速發放許可證,並於7月“升級”了對歐盟的出口機制。然而,兩個月後,歐洲企業表示,許可證瓶頸加劇可能導致新的虧損和停工。
努力確保關鍵礦產資源安全
除了日本以外的G7成員國在從稀土磁鐵到電池金屬等一系列材料方面嚴重或完全依賴中國。
G7成員國包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歐盟為非正式成員。
為了應對安全風險,G7領導人於6月啟動了一項關鍵礦產行動計畫。本月初,技術團隊在芝加哥舉行了會議。
一位消息人士在談及芝加哥會議時表示:“談判的核心在於是否要提高對關鍵材料領域外國投資的監管門檻,以避免企業轉向中國。”該人士說,是否要與北京方面對抗存在不確定性。澳大利亞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消息人士補充道:“另一個選項是針對地區實施管制,但G7國家意見不一。” 這些管制可能包括本地含量規定,或在公共採購招標中限制從中國等特定國家採購。
另外兩名消息人士披露,G7也討論針對中國出口的稀土和小量金屬徵收某種碳稅或關稅,而稅率將取決於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的百分比。
特朗普政府官員週三告訴路透社,美國正在與G7和歐盟領導人就防止稀土價格傾銷的更廣泛的貿易措施進行談判,其中包括關稅、價格下限或其他措施。
消息人士稱,官員們正在考慮以政府補貼為支撐的價格下限,美國最近也出臺了類似的政策,以鼓勵國內生產。澳大利亞也在考慮設定價格下限,以支持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專案。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補充說,加拿大對價格下限的設想持積極態度,但尚未承諾採取此舉。
另一名歐盟方面的消息人士也說,歐盟正在G7內部討論價格下限、聯合採購和對等協議等想法,但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今年6月,歐盟工業事務專員Stephane Sejourne表示,歐盟應該建立類似於石油和天然氣的稀土和戰略物資聯合儲備。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尚未回應路透社的詢問。白宮尚未立即發表評論。